意大利

[[羅馬競技場 義大利共和國(,),简稱意大利(,;-{zh-cn:台湾作义大利; zh-hk:台灣作義大利; zh-tw:臺灣以外漢語圈國家地區作意大利; }-),是位於歐洲南部議會制民主共和國,主要由位於南歐地中海邊呈靴型的亞平寧半島西西里島薩丁尼亞島和一些地中海內的小島嶼組成。首都為羅馬。其北方的阿爾卑斯山地區與法國瑞士奥地利以及斯洛維尼亞接壤,南瀕地中海與馬爾他北非諸國相望。領土內還包圍著兩個微型國家——聖馬利諾梵蒂岡,以及一個主權實體——馬爾他騎士團,而在瑞士擁有座落於盧加諾湖湖畔的意大利坎波內這個外飛地。全國行政上劃分為20個大區(其中5個為自治區)、110個省與8,100個城市。根据2022年统计,意大利人口為5900萬,目前人口处于负增长,但仍是歐洲人口第5多的國家,在世界上排名第25位。領土面積為301,338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约每平方公里201.1人,屬於溫帶地中海型氣候

意大利地區是古代歐洲民族及文化的搖籃之一,曾孕育出伊特鲁里亚等古文明;而包含羅馬帝國在內的古羅馬國家之擴張,使得作為首都的羅馬在數個世紀成爲地中海及歐洲的政治中心,更在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國教後的千餘年間成為西方世界的宗教中心,尤其是天主教會中樞所在。羅馬人吸收並發展了希臘文化羅馬文化的各項事物如拉丁字母拉丁語公曆羅馬法參議院公共浴室城市自來水路橋地暖等影響了西方甚至全世界。當羅馬帝國在西部的統治瓦解後,意大利遭受了多次外族入侵,包括倫巴底人東哥德人日耳曼民族,之後還有諾曼人等。拜占庭帝國曾一度重新占領意大利地區。中世紀時,意大利城邦產生了近代航海金融會計大學等事物。14世紀後,它們成為文藝復興的發源地,引領歐洲進入現代

19世紀,意大利興起國家統一運動,最終由1861年建立的意大利王國統一了半島列國。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法西斯黨籍首相墨索里尼統治下的意大利變成一個殖民帝国,把勢力範圍延伸到北非和,而且擁有中國天津租界。二戰爆發之時,意大利與德國同為歐洲戰場的兩大軸心國;1943年,意大利王國倒向同盟國,導致墨索里尼短暫建立意大利社會共和國與之對抗。戰後,意大利廢除了君主制,建立了現在的意大利共和國。戰後根據1947年巴黎和平條約,意大利殖民帝国終結。

現今的意大利,在政治文化科學工業醫療衛生教育體育藝術時尚宗教料理電影建築經濟音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響力。米蘭是意大利的經濟及工業中心,根據2009年的資料,它也是世界時尚之都。首都羅馬因爲它在西方文化中不可取代的地位,擁有意大利最多的游客。水城威尼斯則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紐約時報》形容它「無疑是世界上最美麗的人造城市」。《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在最好國家指數文化影響力時尚兩個領域將意大利排在全球第一的位置。

意大利是发达國家最佳出生地指數則在世界排名第8名。意大利在2017年人類發展指數列表中則名列第28位,並擁有高度人均國內生產總額。根據國內生產總額購買力平價國內生產總值的數據,意大利分別是世界第8大與第10大經濟體。意大利的政府預算金額則是位居世界第5位。意大利是北約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也是七大工業國組織20國集團的成員之一。意大利也參與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世界貿易組織歐洲議會西歐聯盟及(Central European Initiative)。意大利也參加申根協議,也是世界世界國防預算金額第9高的國家、且分享北約的核武器

意大利在歐洲及全球的軍事、文化和外交事務扮演重要的角色,首都羅馬則是世界上對於政治及文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城市,世界多個國際組織,例如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全球在地論壇世界糧食計劃署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總部都設在羅馬。意大利也擁有较高的教育指數勞動力人口慈善捐助金額。人均預期壽命排名世界第11位。醫療保健系統在2000年被世界衛生組織評比為世界第2。意大利也是一個全球化的國家。意大利的國家品牌價值在2009年名列世界第6位。意大利有著繁多的古老建築,至2017年共有53處世界遺產,是擁有最多世界遺產的西方國家,除此之外還擁有多樣的地形地貌與自然風光,被稱為「美麗的國度」()。 維基百科提供
Showing 1 - 20 results of 411 for search 'Italy', 查詢時間: 0.02s Refine Results
  1. 1
    圖書
    出版 1978
    “...Italy...”
  2. 2
    圖書
    出版 1991
    “...Italy...”
  3. 3
    圖書
    出版 1953
    “...Milan (Italy)...”
  4. 4
  5. 5
    Conference Proceeding 圖書
    出版 1958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hilosophy Venice, Italy, and Padua, Italy...”
  6. 6
    圖書
    出版 1982
    “...Emilia-Romagna (Italy)...”
  7. 7
    雜誌
    出版 1947
    “...Scuola normale superiore (Italy)...”
  8. 8
    圖書
    出版 1982
    “...Modena (Italy). Galleria civica...”
  9. 9
    圖書
    出版 1963
    “...Biblioteca nazionale (Naples, Italy)...”
  10. 10
  11. 11
    圖書
    Morlotti, Ennio, 1910-
    出版 1974
    “...Accademia Carrara (Bergamo, Italy)...”
  12. 12
    圖書
    出版 1978
    “...Prato (Italy). Museo comunale...”
  13. 13
    Conference Proceeding 圖書
    出版 1994
    “...Advancing with composites Milan, Italy...”
  14. 14
    圖書
    出版 1989
    “...Italy. Ministero dell'ambiente...”
  15. 15
    Conference Proceeding 圖書
    出版 1996
    “...COORDINATION '96, Cesena, Italy...”
  16. 16
    圖書
    Ciussi, Carlo
    出版 1974
    “...Gradiosca d'Isonzo, Italy...”
  17. 17
    Conference Proceeding 圖書
    出版 1994
    “...ISOOMS '94, Palermo, Italy...”
  18. 18
    Conference Proceeding 圖書
    出版 1991
    “...Eurocode '90, Udine, Italy...”
  19. 19
    Conference Proceeding 圖書
    出版 1994
    “...ECOOP '94, Bologna, Italy...”
  20. 20
    Conference Proceeding 圖書
    出版 1993
    “...ELP '92, Bologna, Italy...”